第(1/3)页 之所以要交待这些事,那是因为晋悼公精心组织的这次迁延之役,本来完全是一次几乎可以灭亡了秦国、至少可以让秦国在很长很长时间内不敢再看晋国一眼的伟大战略部署下的重要战役,结果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其原因,正是因为复杂的这些人事问题。 现在,晋悼公突然得病,他只能将战役的指挥权交给荀偃、士匄。 十三个诸侯国,加上晋国这样常年在打仗的超级大国几乎四军全部出动,这样一支军队,当时整个地球,估计也是不可能有与之匹敌的抵抗力量的。秦景公不是楞头青,为了秦国江山社稷,他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 既然没办法战胜你,那就放你进来吧。秦国确实很艰难,缺少能够统军打仗的军事人才,缺乏战车,甚至连国库也不够充盈,但有一样是不缺的,那便是广褒的国土。 放你进来,寡人就跟你找持久战!总有一天,耗死你晋国佬! 这是秦景公的战术思想。他没想到的是,在将近二千八百年后的中华大地上,一位叫毛泽东伟人,真正的旷古奇才,面对着日寇全面侵华,将持久战从理论中提了出来,运用到实践中,最终打败了万恶的日本侵略者。 现在,秦国就面临着这样的侵略,这场被史料记载为迁延之役的秦晋大战,有哪些看点呢? 首先得看看被史料记录的那些将领们。 秦军,秦景公,没了?是的,秦国貌似一直缺乏统军将领,至少史料没记下来。 联军:晋国中军元帅荀偃、中军佐士匄;上军元帅赵武,上军佐韩起;下军元帅栾黡,下军佐魏绛。还有栾黡的兄弟公族大夫栾针,晋国大夫叔向,士匄之子士鞅。 齐军统帅崔杼,宋军统帅华阅,鲁军统帅叔孙豹,郑军统帅子乔,卫军统帅北宫括,其余的,没有记录了,不管他们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