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郑国对陈国这么有恩德,但陈国却恩将仇报,居然帮着楚国来侵略郑国,杀我百姓,占我城池,毁我田园。如果不是晋国出来主持大义,郑国几乎到了亡国地步。此等深仇,难道还不算是郑国讨伐陈国的理由吗?” 晋国卿大夫们到底有不少是通读历史的,不少人听了也是频频点头,等发现无意中为子产喝彩时,脸一红,于是赵六出来质问子产:“不管如何,我们晋国总算还是诸侯之长吧,你们要讨伐郑国,怎么不预先来报告一声呢?” 子产笑了:“前次寡君与子西来朝见晋侯,亲自护送贡赋,当时便向范匄元帅提出减免郑国贡赋,并希望晋国帮助郑国讨伐陈国。后来,范匄元帅告诉寡君,同意减免郑国贡赋,至于与陈国之间的那点事,晋国就不掺和了。所以,郑国只能依靠自己去讨回公道。难道这还不算报告晋国了吗?” 当时郑简公请求晋国出兵讨伐陈国,晋国没有答应,但子产却搞了一个偷梁换柱,晋国人不同意讨伐陈国,故意理解为晋国人不同意出兵帮助郑国讨伐陈国。 晋国人一时语塞。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子产,果然名不虚传啊。但这么多人就没有一句话是辩得过子产的? 晋国大夫孙七就在那里用几乎没有多少自信的语气说了:“反正我们认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总是不对的。” 子产朗声道:“昔日,天子武王说,征讨有罪之诸侯。并没有说有罪的诸侯如果是小国,就可以逃脱讨伐。更何况,初分封时,大国不过七十里,小国不过五十里。但现在,大国何止千里?大国不是靠着征讨弱小诸侯,何来千里?” 子产就差没说你们晋国就是这样的大国了。正所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下把这些晋国的卿大夫们说得是哑口无言。 终于晋国大夫周八发现子产居然此时穿着军服而不是朝服,这可是违反了礼制啊。于是,他便想以此扳回一分:“但你总不能对我们晋国无礼吧。” 说着,用手指指子产所穿的军服。子产顿时便笑了:“郑国先君曾是周朝卿士,当年城濮之战时,贵国先君文公要求郑国先君文公着军服,陪同天子接受晋国献俘。今天我们不忘贵国先君文公之命,故着军服向贵国进献战利品。难道你认为这是非礼了?” 再也没有人敢指责子产了,因为在子产面前,晋国八卿十大夫,居然没有一人能找得出可以斥责郑国的理由!中军帅赵武咳了一声,示意大家不要为难子产了。 是的,再怎么样,郑国至少还是晋国盟国,陈国可不是。争论有个屁用呢?既然你郑国人那么喜欢搞事,那就自己为侵略陈国负责吧。赵武想着,下令接受了郑国献来的战利品,并承认郑国讨伐陈国为正义之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