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象这样的边界纠纷,大多数是历史遗留问题。鲁国与杞国关于成邑的归属问题,已经吵了好多年了,此时鲁国虽然抱着晋国的大腿,但杞国抱着的是晋国的心肝,鲁国人又有什么办法? 那就把成邑划给杞国吧,鲁国决定了。但鲁国驻守成邑的守臣可不愿意,不愿意的原因是两方面,一是这个成邑是属于鲁国三桓中的孟孙氏的,给了杞国,那孟孙氏岂不是吃大亏了?二是鲁国经营成邑已经很多很多年了,哪能随便给杞国? 代表鲁国去向杞国交割成邑的正是在晋国受到极大礼遇的季孙宿,见谢息一根筋的样子,季孙宿都急得要跳脚,他对谢息道:“唉呀,您也知道,现在主公还滞留在楚国,一直没能回国,晋国对此早就意见了。如果我们现在不听从晋国的命令,那晋国可能会因此而讨伐我们鲁国。我们哪里抵挡得了?一旦遭到讨伐,损失更重啊。 这样好了,先把成邑给杞国吧,我们再注意观察形势,一旦有机会,我们再从杞国那里要回来就是。” 谢息对季孙宿道:“下臣听说,虽然才智有限,但奉命受着器物,连借都不肯,何况是给呢?下臣认为,成邑是孟孙的领邑,如今孟孙忠心事奉国君,而守臣却把他的领邑给弄丢了,这是对孟孙的不忠。所以,要让下臣将成邑给杞国,下臣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 季孙宿无奈道:“这样好了,您对孟孙忠诚,也值得赞美。我们季氏将桃地让给孟孙,您就去驻守桃地吧。以后,我们择机再将成邑从杞国那里夺回来,也仍旧给孟孙,这您总满意了吧?” 谢息这才答应下来,于是,杞国在晋国的撑腰下,洋洋得意地从鲁国要来了成邑。 对鲁国,呼之则来,唤之则去,晋国对鲁国非常满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