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汉平蔡湖-《大唐官》


    第(3/3)页

    将户口按资产分等,富户输钱帛代役,贫户出役得酬劳;

    用军队来服劳役,这在唐朝中后期比较普遍,比如高岳修筑百里城,用的就是士兵,后来到了大宋朝,这种情况就更普遍。

    可如今,白草军肩负保护上津道及汉水的职责,而三州的州兵即团结子弟,又要保护各州的城池、巡院,虽然高岳通过各种手段,弄到不少工匠,可也需要大批的劳役即“功”,来让天汉楼、平蔡湖,乃至其后水利整修的蓝图从无到有、一一实现。

    不过对劳役的使用,高岳一定要慎之又慎,兴元府毕竟是个年轻的“大唐直辖市”,他若是处理不当,就会有民怨沸腾的危险。

    毕竟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死人真的不要太容易,社会结构也不要太脆弱。

    “将兴元府的户,分为九等,前六等出米、绢、钱代替劳役,后三等免两税钱,出劳役,劳役本身可得酬劳。”高岳如此说道,接着他想想,“然后大渚河旁侧,立食棚和宿棚,保障民夫们的吃穿住宿。待到农忙时节结束,就立刻开始工程。”

    当夜,研究了好长时间,最后高岳才就寝。

    推开槅扇门时,云韶和竟儿早已睡熟好久......

    结果次日,高岳刚刚坐衙,就有来自襄阳的驿信发至,高岳急忙拆开阅读。

    里面贾耽称,上津道的情况有变!

    什么!

    再往下读时,原来是韩滉的进奉船现在已过鄂州,到了襄阳城,可韩滉也是比较谨慎的,他要求随船的僚佐在到襄阳城后,先发数艘轻船溯汉水而上,见上津道的“路况”如何。

    结果得到的结果是,暂时倒没有山棚或江贼的威胁,可上津到郧乡间有险滩阻隔,大规模的船队通过,怕是会有相当部分倾覆(贾耽先前走时,所乘的船只不多,其麾下的队伍大多走的是陆路),韩滉的押运官不敢冒险,要贾耽和高岳尽快加以解决,开辟陆路。

    否则,韩滉也只能把船和粮食运到襄阳城为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