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难缠的对手-《反转修真时代》
第(2/3)页
心不动的话就不是剑道,而只是“剑的格斗”,顶多偶尔成功。
而互相格斗的话就是运动了,不需要“斩”的概念。
而俗话中的“不要打了以后获胜,而要胜了以后再打”这句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实际的斩击时,形式学习学到的“术”与竹刀学习修行到的“气与机”两部分被融合起来发生了作用。
原本剑技剑术是一样东西,为了提高学习方法的效率才变成了“组太刀学习+竹刀学习”形式。
而渐渐地组太刀学习作为“古流剑术”或是“居合”留存下来,竹刀学习变成了剑道,一刀流与剑道的技巧,全都得到了学习。
对于许多人来说,剑道使用的3尺9寸太长太轻了,虽然大家命令说“要想着竹刀是刀”,但是很能这样想。当然,这句话从精神论的角度上是很好理解的。
当然竹刀与刀相比,还是过轻过长,而且又圆又直没有韧劲,而因为剑身过长,所以触刃的工夫过长。
倭刀的长度是3尺3寸,那么就可以认为以涉及到,触刃的工夫=斩的时机了。
首先有了触刃的停顿,剑刃交叉之后才是斩的时机,竹刀攻防成了剑尖交叉的攻防,这很令人不满,3尺9寸的竹刀之间的攻防,竹刀深深交叉的话,用一刀流的技巧压迫后刺对手腹部,或是从上压倒对手都是易如反掌了。
但是倭刀之间是不会那样深深的触刃的,从触刃的工夫开始多相交一寸就能定胜负。如果倭刀是3尺9寸的话也是一样的。我认为,为了不忘记这是日本刀的刀法,竹刀长3尺7寸以下重600g以上,可能的话700g是必要的。
而如果剑重600g以上的话,刺穿衣服一类的攻击刺面等.都变得困难,孩子和学生们的剑风自然而然也会改变的吧。
不改变竹刀的规定的话就无法学习假想实战的气与机了。
按现在竹刀的规定,就容易陷入“仅对现代剑道通用的学习”了。
因为不管怎么说,剑道学习用竹刀总是长刀比太短的刀有利,同样过轻的刀也比过重的刀有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