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劈拳所发的劲力,从外表上看,只是一个斜向前下方的力,其实其中暗含着向下、向前、向前上方不种劲道。 向下的是“劈劲”,故而必须沉肩坠肘,向上的力来自命门和臀尾,故尾中大筋要直,尾间宜向前兜,肩要沉要铸,向前之力主要靠后腿的蹬劲和肩向前松之力,二力混合在一起,寓于一劈之中。 信息中言明此拳打的是一气之起落,故应特别注意呼吸与起落钻翻的有机配合。 起钻落劈,两手皆从中府云门而出,此两穴乃是肺经的主要穴位,落时虎口圆撑,肺气直贯大指端之少商,转人食指端大肠经之商阳穴:中府是肺经之募穴,又是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之会合处,对肺经的肺气至关重要。 少商是肺经的井穴,关系到对呼吸系统一切疾病的治疗。 眼为心之使,眼到心即到,心到神到而意、气随之,故目视虎口则肺气畅通,两手起钻落翻,带动了肋间肌,肋下肌的运动,使肋骨上提下拉,增大了呼吸时胸腔的扩张和收缩,使肺通气量增大,也起到养肺的作用。 常乐左手向左前画一个圆弧,并翻至手心朝上,回到原来位置,同时左脚向前垫进半步,脚尖外撇,使两脚成错综八字,并吸气一口,右手握拳,拳心朝下,虎口紧靠腹部,眼看左手。 常乐在呼气时,右拳经胸前向前上方连拧带翻顺左臂脉窝钻将出去,拳心朝上,高与口平,同时右脚向前膛出一步,脚尖朝前方,左脚跟步。 他右拳与右脚上下相照,左掌亦同时扣掌自右肘下捋回,握拳停于脐下,拳心朝下,虎口紧贴小腹,眼看右拳,再向前垫右脚,进左脚,打钻拳左式,动作与上相同,惟左右相反。 常乐左脚尖先极力向回勾,勾至两脚成倒八字形,左手同时撤至左小腹前,手心朝下,随即迅速向右转身,同时右脚提起向前垫半步,脚尖外撇,右手亦同时散拳变掌,经右腰间向右再向前上方划弧,翻至掌心朝上。 然后常乐进左步,跟右步,左拳钻出,“轰”一股青气从他拳中冲出。 常乐顶头竖项,两肩两胯抽劲,腰塌下,提肛缩肾,气向下沉。 他的拳有向前向上的钻劲,肘则极力向身体中线裹劲,小臂外旋,小指上翻,发出拧劲,如同用改锥拧螺丝人木一般。 而另一手则小臂内旋,掌向下翻,有将对方手腕扣住,向下压向回带的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