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要求很高,非常非常高,他做的东西非常复杂,我们都看不懂。”一个刘清平的年轻核能专家上了电视台,做了一个节目,他对着镜头脸色不太好看:“一个欧姆线圈都在他的要求下,已经推翻重做了十几二十次,我不知道是他这个人有性格缺陷,还是钱多,一个线圈的造价就是几百万,现在已经数千万打水漂!” “还涉及到大量的新材料,一共有六七种,目前一种新材料都没有做出来。方案已经开始做,但是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现在每一天实验室都在烧钱,每天至少都需要砸几百万进去,没钱真的做不了这个实验。现在保守估计,整个实验做下了,没有十几个亿根本不行!” “顾东院士说了,他有钱,不在意砸多少钱,所以,目前工程的进展非常缓慢,一些东西陆陆续续做出来,又陆陆续续被推翻重来。” 刘清平在节目上披露了不少实验的进展,毫无疑问,听到他这么一说,许许多多人不由立即哗然。 “连续推翻重做?每天都需要砸几百万?这是烧钱吗?” “十几亿算是少了,我估计二三十亿,甚至上百亿都有可能。不过顾东确实不缺钱啊!” “不断的有装置被要求推翻重做?他看起来年纪轻轻,要求有这么高吗?” “是的,要求非常非常高,而且异常的严格,只要有一点点的缺陷,就不行,改不了,那就重新来!”刘清平叹了口气说道:“所以,这几个月下来,我们心中已经越来越没底,越来越不知道,这个实验究竟行不行,感觉他就是在东搞搞西搞搞!” “新材料呢?你不是说他在研究新材料吗?” “新材料是百万分之一甚至可能是百万分之零,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更何况,他要求的不仅仅只有一种新材料,还有更多。我只能说,如果顾东院士能够做出来,那么他真的是一个天才中的天才。” 刘清平讲的东西有好有坏,但是,当节目播出后,无疑又引起了许多人的讨论。 这还是众人第一次如此的关注顾东整个实验的进行,看样子,国家估计还会不断的往外披露信息。 “没有底吗?这么说,这个实验可能失败!” “可控核聚变啊,失败也非常正常!” “他年纪还太小了,现在做这个,是不是太着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