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树欲静风不止-《大唐俏郎君》


    第(2/3)页

    可是皇上的目的何在啊?

    而此时此刻,李世民忽略了众臣的存在,目视着爬行过来的长孙无忌,温怒的说道:“朕不知你请的什么罪?”

    “回皇上,臣死罪有三。

    第一,失察罪。

    因为臣的失察,失误,让假冒臣的贼子冒充臣惑乱朝廷。

    为此差点害死皇上,颠覆朝政。

    而在这期间,臣没有能力逆反局面,臣死罪。

    第二,臣在替身身死之后,仍然没有摆脱困境,提前给皇上示警。

    这导致皇上在回归长安的途中遇刺。

    且引连锁效应,牵连太子殿下替臣求情。

    乍一想,太子似乎犯了包庇罪。

    毕竟刺杀皇上的贼子,不是替身的党羽,就是谋朝篡位之人的爪牙。

    主要是他们的存在,无形中按在臣的头上。

    臣身在牢笼,无力辩驳,但太子殿下为臣说情,苦了太子一片维护之情,导致皇上父子失和。

    臣死罪,不可赦!

    第三,臣无能,渎职,让奸人所乘,惑乱李唐江山。

    同时,臣解释不清替身与叛贼栽赃陷害的臣的一切,也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指认替身贼子的罪孽行径。

    而事后,臣自知罪不可赦,等待皇上下旨处斩满门。

    左等右等没等到,实乃臣的过失,让皇上恩重臣的功绩,没有下旨处决臣的一家,是臣夺君子之心。

    亦是死罪,请皇上下旨处斩臣的一家,平息替身乱政事件,给天下一个交代。

    特别是那王浪军,他需要一个交代。

    臣死也死的有价值,恳请皇上赐臣一死!”

    长孙无忌爬到大殿中央,忍痛磕头,泣血请罪。

    虽然他说得简明扼要,但是也说得声泪俱下,伴随伤口泵血,染红一片。

    硬是营造出一副忠臣楷模的悲壮态势。

    引得众臣无不动容,侧目惊心。

    说实话,换过人来,或是自己上去,根本做不来啊!

    这是玩命,死谏,破釜沉舟。

    哪怕是这就是他的苦肉计,可是没人做的来。

    这就上档次了,影帝啊。

    于是乎,众臣看傻了眼,不知道心里啥滋味了。

    不佩服不行啊。

    何况没人敢替他求情,惹祸上身。

    相反,这个关键时刻,没人愿意涉足进去,掺和皇上,太子,国舅爷当中受罪,那是吃力不讨好,作死。

    要不然,众臣也不会被皇上罚跪,跪了将近一天也不做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