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一封信引发的血案-《大唐俏郎君》


    第(2/3)页

    就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似的。

    一阵风吹过,就把众臣提到嗓子眼的心神惊悸了。

    而李世民徘徊在山道上,眼见众臣没言语,还吓坏了的死样,气喘吁吁的呵斥:“朕要一个交代?

    而你们口口声声效忠朝廷,效忠于朕,都是自欺欺人的谎言吗?”

    好么,硬的不行,那就激将。

    反正他是不可能做恶人,点名处斩谁受过,背一世骂名的。

    毕竟这种事出力不讨好。

    其实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他忌惮王浪军这一招太过狠辣,怎么收场才好?

    要知道哪怕是他杀人,息事宁人。

    这件事也是要昭告天下的,否则难以震慑背后的主谋,只会带来隐患。

    而偏巧王浪军不希望自己的名声受损。

    否则就是撕破脸皮,开战,颠覆江山的结局。

    要不然,王浪军也不会驱使金鹰闪袭下来,震慑,敲打,鞭策,警告他合理的善后了。

    然而,无论他斩杀大臣,还是处死一人,昭告天下,这是某某某大臣,意图谋朝篡位,设计挑拨离间的下场。

    并以此证明王浪军与他的关系密切等等事宜,慑小人,安天下。

    但他这么做,颜面何存?

    显然,他又败给王浪军一次了,招人嚼舌根,损毁威信啊!

    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因此,他逼迫众臣出主意,也在心里后悔,朕为什么还要跟王浪军怄气,不甘心,继续角逐,这会傻了吧?

    怨谁呢?

    活该吗?

    早给王浪军一个交代,哪有这回事?

    好么,他这会真心后悔了。

    可惜这天下没有后悔药卖,而他的心情,魏征全从皇上眼里读懂了,当即说道:“回皇上,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

    正因皇上不忍处决招惹王浪军的功臣,给王浪军一个交代。

    导致某些功臣沾沾自喜,不可一世。

    这就滋长了他们的侥幸心理,以及野心。

    从而,他们不把皇上的仁慈放在心上,整出这曲阴谋诡计……”

    “好了,朕知道你的意思了。

    但你怎么一口咬定这是朕的臣子招惹王浪军,而不是黑衣人与其党羽暗中作祟,挑拨离间呢?”

    李世民拂袖呵斥。

    虽然这话他自己都不信,但是他还是抱着侥幸心理。

    毕竟这件事推到黑衣人身上,似乎不是丑闻,没什么损失不是?

    当然,这有点自欺欺人了。

    傻子都不信,在十几万大军的包围圈里面,还有黑衣人与其党羽作祟。

    那他这位皇帝怎么当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