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局势堪忧?-《大唐俏郎君》


    第(2/3)页

    那岂不是让狄溥知晓王浪军很担心,从而将计就计么?

    貌似这是比耐心的时候?

    看谁忍不住先出手暴露破绽,让对方伺机而动?

    王浪军心有顾虑,又考虑到朝廷内患尚未平息,不禁有些犯难了。

    须知,长孙无垢怒怼文武百官,寻求一个平息内部动乱的方法,可惜失败了。

    败在文武百官的逼宫下。

    大致意思是,文武百官依仗功勋卓著,又与李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绑在一起说事。

    兼及人情世故,一度把长孙无垢难住了。

    这时的长孙无垢,面对众臣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好像处置谁都有问题。

    说白了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势。

    也就是说文武百官报团了。

    他们好像意识到处境不妙,只要其中一人成为这场争夺权利的替死鬼,就会引发连坐大案。

    当然,这是众臣顾及权利不失,保全家族昌盛,受惠子孙的坚持。

    一旦败下阵来,他们相信自此会沦落末流。

    别忘了,众臣打拼到功勋家族,付出的代价与心力匪浅,早已名扬天下,荣辱与共了。

    绕是他们可以接受新政,放弃权利名望,但也就受不了民众的谴责啊!

    正所谓唾沫星子淹死人。

    众臣一旦倒台,无论怎么解释都是罪身啊!

    更会在历史上留下一笔败绩。

    遗臭万年的丑事!

    试问众臣怎么可能接受?

    这个结果是长孙无垢没有料到的。

    但众臣把话说开了,局势就紧张压抑了,也难办了。

    王浪军探听到朝堂上的局势,越发头疼了,莫不是狄溥看准这一点,才坐等机会,伺机而动的?

    狄韵听了王浪军的解释,一下子紧张起来,忘了仇视李二那趟子事,接话说道:“这该怎么办啊?

    妾身总觉着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了?”

    “这是肯定的。

    须知,狄溥若是就此认输,结果可不是敌人可以承受的。

    第一,敌人坐视大唐静平内患,形成铁板大唐,敌人就再也没有机会侵犯大唐江山了。

    毕竟八国联军都战败了。

    就算敌国有心报仇雪恨,兵犯大唐,那也是来年的事。

    而这一年时间,足够大唐强盛起来,无惧天下敌了。

    第二,灵气复苏,在三才阵的加持下,日渐剧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