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修道者不求来世,自然不需轮回,要求更高的道,自然超脱此方世界,被天道所不允。 哪里没有劫?哪个劫不是应该的?哪里没有因果? 但就是不畏因果,不避劫难,才能磨练我道。最终我道高于天道,我道高于大道。 或许有一日,贫道会体悟到太上无情的境界。 但真的无情是叫人永生无超脱之机,在轮回之中沉沦。 太上有情,怜悯众生才传道于众生。 天道无情。 太上有情。 太上先得道于天道,于是太上无情,后太上得悟于己心,于是太上有情。 陆灵成不知道为何此时阴神运转得特别快,一念之间就有三千六百转。 “太上八景篇。” 陆灵成脑海里出现了一篇功法,以人之八相,化道之八变,天地之八卦。 “这就是南方教主修炼的功法吗?还真看上去就是魔功啊!一人想集齐全部变化,难怪化身万千,只怕是正经功法修不明白,用魔道的心魔法门辅助修行,结果竟然十分顺畅,难怪南方教主又有太上心魔的称号。” “知其白,守其黑。”陆灵成道:“老君找就传授了道理,修行肯定会遇到这种情况,毕竟太上之道太过飘渺,无论是魔,是道,是佛,追求的结果竟然是相同的……” 所以这就是大道三千,大道唯一吗? “知其白,守其黑。”陆灵成思量。 “如今看来儒家的荀子似乎也看透了天道本质,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十分猖狂,与其仰慕天道,不如把天道当猪狗来利用。 所以荀子才会出于儒而进乎法,以天之规则,制定人之规则,彻底行儒家之道,壮大人道。诸子百家中的法家,所遵循的法,术,势,和天道何其相似! 所以天道无情,大道无情,对我都不重要,无情之物只是工具罢了,如渡人的小船,借小船到彼岸,而不是成为小船,最多成为船夫,渡一渡别人。 但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另一种无情呢? 这样的境界……真是踏空一步,都容易堕落入魔道。 难怪历代注释道德经的大家,见解都这么不同。 道家更是分裂严重,人,阐,截。 哪个都没错。 道祖把一个答案给你了,如何用你所学的知识证到这个答案,才是修证的过程。 有的人结果不对,有的人逻辑不对,有的人知识不够,自然无法证就道果。 陆灵成似乎已经看到了南方教主的道果了,他走错了方向,但奇怪的是,他似乎马上就要找到正确答案了,只是一时间没有转过脑子来,只差最后一步了。 而一本本功法,则是一本本解题方法,只是许多人知道了方法,也不知道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