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结果海军这边还在庆幸,庄建业后面的天价维护费直接让大佬们直呼自己太傻太天真,天下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软件是给可以免费拿,甚至安装专业工控软件的设备都可以不赚钱的批发,但后面的维护服务费却高的令人咋舌。 每年40亿,十年就是400个亿,若是加上120亿的数据库维护服务费,十年内造船工业就需要向中国腾飞贡献520亿人民币。 当然有几位海军领导立刻就想找其他的数据维护商来替代中国腾飞,但这种想法刚从脑袋里萌生就被无情的掐断。 你脱离中国腾飞这个创造者去使用中国腾飞的新制造模式,简直就跟45的脚非要套37的鞋,完全是在活该找罪受。 要知道人家中国腾飞敢这么玩儿就是因为人家已经在软件、硬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牢牢掌握住整套模式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中国腾飞才不会在乎那点儿硬件儿的利润,而是将大头儿放在后续的服务上,哪里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利润之海。 连常人一旦形成习惯都不容易改变,工业领域就更是如此,某个生产厂认准某个品牌的机床,哪怕损坏报废了,也会想法设备购买另一套该品牌的同类设备。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已经上手的工人操作习惯,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部件儿,融入到整个庞大的生产链条。 中国腾飞显然这种独属于工业领域的巨大消费惯性门儿清的很,所以在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域上押注后续的巨额服务费。 因为现如今除了中国腾飞有这套东西外,找出第二家,可一旦用中国腾飞的并形成习惯,那就等于对中国腾飞建立起高度的依赖。 尽管维护合同只有10年,但10年之后应用这套模式的企业谁敢真的剥离中国腾飞单飞?还不得乖乖的跟中国腾飞签订下一个10年的服务合同,继续每年按部就班的上供。 这还算好的,若是中国腾飞技术突破,来两次大幅度的升级,相关企业跟还是不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