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2/3)页

    诸葛恪升任大将军之后,立即着手在淮南地区布署兵力,密谋进攻,想要一雪前耻。

    最让他耿耿于怀的,自然莫过于父亲诸葛瑾被曹亮所杀之事,这么多年来,他也一直打探魏国的消息,只可惜曹亮在淮南之战后,就离开了淮南地区,转战于汉中并州,让诸葛恪想要报仇的心愿化为了泡影。

    毕竟淮南和并州相距太远了,隔着千山万水,除非诸葛恪把魏国给灭了,一路打到并州去,才有机会替父报仇。

    但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魏国的强大,让吴国就连淮南这道防线也迈不过去,想带兵打到并州,无异于痴人做梦。

    不过诸葛恪并没有为之气馁,他一力主导的淮南进攻方案到了孙权的肯,已经进入到了筹备阶段,现在诸葛恪需要做的,就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司马懿的高平陵政变,让诸葛恪是兴奋不已,还有什么能比魏国的一场内乱更令他高兴的了,这不就是他等待已久的机会吗?

    不过很快诸葛恪就失望了,洛阳的政变生的突然,结束的也快,司马懿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打败了曹爽并且篡夺了朝廷的权力,而淮南这边,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驻守淮南的扬州都督王凌更是升任太尉,丝毫未曾变化的淮南防线让诸葛恪试图出兵的计划严重受阻。

    诸葛恪不禁是好生郁闷,他为了筹划这次的进攻,花费了将近两年的心血,如今眼瞅着魏国内乱,正是进攻淮南的大好良机,可淮南防线却是无懈可击,只能说王凌这老东西太厉害了,完全不给诸葛恪任何的机会。

    就在此时,诸葛恪收到了濡须守将无难督陈正的禀报,称王凌受到司马懿的逼迫,为求自保,特意地派他儿子王明山前来商议归降事宜。

    乍听这个消息传来,诸葛恪兴奋地差点没跳起来,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诸葛恪太胖的缘故,使他想跳也跳不动。

    不过在兴奋之余,诸葛恪还是保持着冷静,他先联想到的,是当年的石亭之战,正是因为周鲂献诈降之计,吴军才得以重创曹休,取得了石亭大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