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短命鬼皇帝-《大奉太子爷》
            
            
            
                
    第(2/3)页
    但是,这一万九千八百二十三人,在第二轮恩科必定会淘汰大半以上。
    过了第二轮恩科,才能当官。
    虽然都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芝麻官,比如某某亭长,某某县衙的主簿等等...
    但总比没有官职的好。
    也比古华夏的科举人性化了很多。
    不然很可能会出现范进中举那样的场面。
    而且,这些人只要干得好,朝廷有朝廷的监察制度。
    从朝中的官员到地方的官员,监察御史都会记录大大小小官员的得失。
    每三年汇总一次。
    这些资料会被吏部与都察院共同把关。
    有功者,升迁。
    有过者,贬官。
    严重违纪者,依法严办。
    所以,只要能通过第二轮科举,基本上都算是有了出路。
    只要好好干,总有出头之日。
    这种人性化的制度,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恩科。
    “嗯?”
    忽然,郭天翊注意到了一个来自特殊流派学子的名字。
    温文。
    总分一百四十五分。
    前任丞相阎希亮的弟子,在大学学习,主修黄老学派...
    “黄老学派后继有人啊!”
    “文化就要百家争鸣,才能进步。”
    郭天翊看到温文的名字后,喃喃自语道。
    对了。
    阎希亮这个老头自己很久没有想起过了。
    自从阎希亮辞官回家后,锦衣卫也递上了阎希亮归乡后的情报。
    自己倒是没怎么看。
    正因为阎希亮学的黄老学派比较多,所以之前在朝堂上比较倾向于不争。
    黄老之学,也被称作黄老学说。
    是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的合称。
    是华夏道学之渊薮。
    黄老学派思想尚阳重刚,在权贵阶级比较流行,既有丰富的理论性,又有强烈的现实感。
    黄老学说采纳了阴阳、儒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诸多观点。
    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修行(修身养性、长生久视、丹道等等)、经世(政治思想、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等等)、致用(技术发明等等)。
    三大主题结合形形成了养生、方技、数术、兵法、谋略等等,具有极强目的性、操作性。
    为何儒家势大?
    因为儒家的宣传极为厉害。
    只要学数个寒暑,就能学的儒家文化的皮毛。
    天资不错者,甚至能领悟精髓。
    而黄老学说就不一样了。
    第(2/3)页